2022年11月6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群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学史”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明德一号楼418正式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景天魁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原系主任冯波教授共同担任本场会议的主持人,线上线下共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研讨会依据《中国社会学史》书稿内容将主题划分为“中国社会学史:群学心性化”、“中国社会学史:群学转型”、“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崛起”三部分。研讨会伊始,首先由武汉理工大学邓万春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冯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鞠春彦副教授、中国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魏厚宾博士后就《中国社会学史》第四卷即“群学心性化”的写作完成情况和修改问题进行了汇报,对统稿、通改过程中出现的引用注释、概念表述、内容编排、体例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王建民教授、吉林大学田毅鹏教授、西南大学何健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徐磊副教授分别就《中国社会学史》第五卷即“群学转型”汇报了自己的写作进度。其中,何健副教授提出自己对中国现代社会学发展逻辑的思考,强调在通改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国社会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田毅鹏教授强调群学转型的难度性问题;刘少杰教授重点提出了第五卷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部分的基本立场、理论框架和方法原则写作界限的把握问题,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古今贯通与中西会通内容上的平衡问题。最后由景天魁研究员作讨论总结,他强调必须区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时代化”和“中国化”上的区别,注意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原理性和时代性上的矛盾。
针对《中国社会学史》第六卷“中国社会学崛起”,山东大学林聚任教授、中国社会会科学院刁鹏飞副处长、中华女子学院郝彩虹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徐珺玉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其写作情况。刁鹏飞副处长着重强调,第六卷是对前面每一卷的提炼和贯通,应该加强与各卷主要负责人的沟通,实现第六卷行文的流畅度和整本书的连贯性。
各专家教授在报告完毕后针对汇报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评议讨论,《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张志敏副主任就书稿写作工作的体例规范进行了说明,认为在统稿过程中各位作者需加强沟通,建立好一个规范标准,进而提高出版质量。景天魁研究员对各位专家教授报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强调在写作的内容中要突出各个时期思想奠基人物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贡献;在写作和通改的过程要勤奋认真,各卷的作者需加强沟通和联系,集中精力,以保证成稿的质量。
会议最后,景天魁研究员对会议的圆满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并对中国社会学发展提出期望:一是群学研究已进入“扩展领域、扩充队伍、扩大影响”的新阶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学术和行动上积极筹备,推进下次群学论坛的举办。二是中国社会学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社会学的崛起需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学界同仁从推动中国社会学崛起的高度进行理论反思和探索,得到学界共鸣,取得学科共识,合力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