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于2014年5月20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并挂牌建设,承建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主建机构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哲学与政法学院。研究基地实行云南省社科规划办和云南师范大学科研处两级管理制度,具有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的明确的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和建设任务。目前,研究基地的学术团队由全国12个省(区、市)、40多个民族的70余位专家学者兼职组成。
一、建设目标
立足云南少数民族哲学及思想文化历史传承、发展创新的理论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辐射全国的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组织承担高层次的研究课题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带动少数民族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将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建设成为省内优秀、国内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二、组织结构
负责人:何伟全(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学术顾问:伍雄武(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首席专家召集人:杨志明(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
首席专家:伍雄武(汉族) 杨志明(白族) 刀林荫(傣族) 周本贞(佤族)
杨树美(汉族) 毕天云(汉族) 李广良(汉族) 周智生(纳西族)
李煌明(畲族) 鲁建彪(傈僳族) 赵智奎(蒙古族) 萧洪恩(土家族)
杨文炯(回族) 阿不力米提·乌买尔(维吾尔族) 唐建荣(苗族)
学术委员会
主任:杨志明(白族)
委员:伍雄武(汉族) 刀林荫(傣族) 何伟全(汉族) 杨树美(汉族)
李煌明(畲族) 鲁建彪(傈僳族) 刀承华(傣族) 傅永寿(哈尼族)
张 刚(汉族) 罗 昆(彝族)
办公室专职秘书:和金权(纳西族)
三、建设任务
1.网站建设
通过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网站建设,介绍研究基地的基本情况、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适时通报研究基地的学术活动和工作进展,展示国内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的新成果,为相关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
2.信息服务
围绕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跟踪全国少数民族哲学及思想文化研究的新进展,通过设立研究基地资料室进行专业图书资料建设,通过研究基地网站进行专业电子文献数据库建设,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资料信息服务。
3.组织课题研究
组织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兼职研究人员做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年度选题推荐、课题申报工作,动员和支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人员申请和承担省部级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队伍的学术合作,巩固现有的研究力量,吸引和培育新的研究力量。
4.主办学术集刊
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和研究基地承建单位的资金支持,创办《云南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研究基地学术论丛》集刊,发挥研究基地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和首席专家的学术引领作用,科学制定每期集刊的研究主题,组织研究基地成员、动员社会力量以投稿方式参与专题研究,为云南及全国少数民族哲学及思想文化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成果发表平台。
5.组织学术会议
动员研究基地成员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研究基地主办和承办的学术会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的年度学术会议和其他相关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会议扩大交流、开拓视野、加强宣传、提升水平,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