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个国际社工日巡礼——2020级MSW实习生社工日活动纪实

时间:2022/03/17 17:04:15   点击数:   来源:

 


    2022 315日是国际社工日,今年社工日主题为:共建生态社会新世界:不让任何人掉队。为弘扬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形象,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感,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在实习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生社工日活动

华留欣、杨桂兰、田晓宁、张颖四位同学到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践学习。该机构与伦教派出所、伦教禁毒办、禁毒协会伦教分会、常教社区歌舞队联合伦教启明星驿站在常教居委会开展以“无偿献血献爱心,禁毒宣传入民心”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力度、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提高辖区居民群众对毒品的知晓度。

禁毒社工通过陈列仿真毒品模具、发放禁毒知识资料等形式,向常教居委会献血的居民群众宣传了《禁毒法》以及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醒广大群众要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并告诉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不相信毒贩子的哄骗,坚决地与毒品罪犯作斗争。通过此次禁毒宣传,使在场群众近距离地了解毒品类型,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提升了居民群众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对进一步提高全民毒品防范意识,全力构建全民禁毒战争防线,筑牢“无毒社区”防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无偿献血献爱心,禁毒宣传入民心”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           禁毒社工在新桂社区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二、云南振滇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实习生社工日活动

王娅婷同学参与了由昆明市安宁连然街道组织在宝兴社区开展的“邻里帮帮团”走访贫困家庭行动,在过程中传递社工精神。社会工作者带领社区自治组织成员对社区的困难家庭进行深入细致摸排走访,切实了解他们的问题,倾听群众的需求。面对志愿者热心而诚挚的问候,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间,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行动,受访群众表示出由衷感谢,走访行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来自社会的关怀。

 

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宝兴社区开展的“邻里帮帮团”走访贫困家庭行动

三、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实习生社工日活动

   何玉婷、申丹、王亚萍同学参与了由官渡街道云秀社区党委与昆明市官渡区守望社工服务中心在云秀社区开展的“社工伴您行 长者生日会活动”为老年人带来温暖行动,在过程中传递社工精神。社会工作者带领社区自治组织成员对社区的老人进行互动,组织社区志愿者热心而诚挚地问候老人,对社工和社区志愿者的行动表示出由衷感谢,此次活动有利于营造社区助老爱老氛围,也传播了社工精神。

 

社会工作者在云秀社区开展“社工伴您行 长者生日会活动”主题活动

四、实习交流分享会热闹非凡

受疫情影响,部分同学暂停实习,但学习并没有停止。当日,20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在线上开展了“实习交流分享会”,15位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对社会工作理解和感悟:

周新蓉“社工是有温度的工作。学习社工这个专业,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正能量,学习专业知识,开展专业服务,让我的心中充满了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 。”

何玉婷:“怀着赤诚之心,在社工前行路上不断反思自己,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

宋娅:“社工是服务对象的同行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并肩而行。我相信在社工的道路上,有很多同行者,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

田晓宁:“初步这半个多月的实习给我最深刻地感受就是社工是有温度的职业。”

曾先知:“人因相同而有所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在做社工的路上我们一路前行。”

许宇宁:“社工——黑暗中的指明灯,帮助人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鲁世宁:“社工,为公平正义点亮微光。”

尧莉萍:“社工是艺术。有关人和事的艺术。我们经常说生命影响生命,这话没错。更多的时候,自己在服务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改变了自己。”

杨桂兰:“社工需要有‘看见普遍、关注特殊、立足基础、重点服务’的敏锐,同时又要有“指标让我完成基础工作,情怀让我走得更远”的觉悟。”

王亚萍:“用生命影响生命,社工在路上”

郭紫萍:“用心温暖,点亮晚年,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我们在路上。”

张颖:“社工是有温度的职业,因此温情的陪伴每名案主是有温度的事情。”

申丹:“如果你想改变世界,那么首先要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态度。”

华留欣:“社工让我看到其他人忽略的风景。社工让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可能性,每一个色彩都很美丽。”

王娅婷:“以生命影响生命,不断自省,自我成长,关爱他人,谋求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题。”

今年国际社工日提出了一项愿景和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创造新的全球价值观,运用政策和实践,为地球的可持续性和人类发展建立信任、安全和信心。相信每位同学在自己的服务领域中,能够为建设共同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MSW教育中心 供稿)